辽宁,这片曾为中国工业写下无数个“第一”的老工业基地,孕育了鞍钢、沈鼓、沈飞等一批国之重器,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如今,这片充满荣耀的土地,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振兴发展的浪潮。近年来,辽宁依托自身产业优势,紧跟国家战略步伐,致力于产业优化升级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2023年,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3%,实现10年来首次增速超越全国水平,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。今年一季度,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4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、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3.6%、21.6%,展现出蓬勃的活力。
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,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。
盾构机主轴承国产化,难关重重。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掘进装备分厂副厂长陆霞一语道破:“千难万难,最难的还是材料研发。” 长期以来,盾构机主轴承不能自主制造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。
为此,沈阳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,北方重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,开展联合攻关。
“我们集中力量攻克稀土轴承钢研究,从源头上解决主轴承的材料问题。” 与北方重工并肩作战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殿中介绍,通过对氧含量的精准控制,成功研制出的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,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%。
随着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成功打通,北方重工目前已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、泥水平衡盾构机、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、煤矿巷道掘进机等一系列隧道工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技术,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使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。
“辽宁将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定位,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,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,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。”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表示。
近年来,辽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重点围绕高端数控机床、储能与氢能等方向实施科技重大专项,在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攻克了一批“卡脖子”难题,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如果说“从0到1”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,那么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“从1到无穷”的路径演进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,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“关口”,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。
你是否体验过手机长时间播放视频后出现发烫的情况?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半导体芯片的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带领团队持续攻关,成功研发出一款温控芯片。这款芯片从原材料配方到关键工艺技术,再到制造加工设备,实现了全链条国产化,自主可控。
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我们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,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,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。目前,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到40多家企业的供应体系,实现了批量供货。”孙东明介绍说。
孙东明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,如同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中萌发的一棵新苗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辽宁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,汇聚了61名两院院士和上百所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。如何将这些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?
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,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,走进生产车间,融入产业链,最终走向市场。”辽宁省副省长高涛表示。他指出,辽宁正聚焦重点产业领域,推动建设36家中试基地,构建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,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“中间站”。
2023年,辽宁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08.3亿元,同比增长30.8%,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。
辽宁正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目标,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在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密轴承生产线上,高速线材轧机轴承、轨道交通轴承等高端产品正在快速生产。
“去年底,我们成功中标国内一座特大型城市地铁增购车项目的配套轴承订单,今年开始批量供货,标志着中国标准地铁轴承实现了系列化批量装车。”瓦轴集团董事长刘军介绍说。
去年以来,瓦轴集团全力以赴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,聚焦高端优势产品,不断强链、固链、延链。
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我们将投资25亿元进行高端技术升级改造,目前已经启动了特种轴承精密技术、高端装备轴承技术和高端轴承零部件制造等项目,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轴承产业集团。”刘军表示。
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,工业门类齐全、体系完备,特别是在装备制造、石油化工、冶金等产业领域,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,并非要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。恰恰相反,厚重的工业“家底”、丰富的应用场景,正是辽宁发展的潜力和机遇所在。
“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,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。”辽宁省省长李乐成表示。近年来,辽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在推动产业迈向高端的进程中,去年以来,沈鼓集团全国首台150万吨/年乙烯“三机”、大船集团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、中车首台零排放混合动力调车机车、中航发“太行110”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“大国重器”在辽宁问世,彰显了辽宁工业的雄厚实力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