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
为认真贯彻落实《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》(国发〔2024〕7号)和《陕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》(陕政发〔2024〕3号)要求,结合西安实际,制定本工作方案。
一、总体要求
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,围绕西安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,聚焦重点、先易后难、统筹有序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。完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,强化标准引领支撑作用,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,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,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,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,大幅提高全市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。
——坚持市场为主、政府引导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,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。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加大财税、金融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,打好政策组合拳,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。
——坚持聚焦重点、稳步推进。注重分类推进,把握工作节奏,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、投入带动比高的行业设备更新,重点支持需求迫切、拉动效应大但购置成本较高的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。及时总结工作成效和可行模式,逐步推广至其他领域。
——坚持鼓励先进、淘汰落后。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,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和产品设备,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,促进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——坚持标准引领、有序提升。根据产业发展阶段,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,持续完善节能降碳、环保、安全、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。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,有序推动标准落地实施。
二、主要目标
到2025年,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,推广应用能效2级及以上节能设备;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,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%。力争西安市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产能的企业40家左右。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,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%;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,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%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以上,发布地方标准30项以上。
到2027年,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交通、教育、文旅、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%以上。
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已超过 90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 75%。报废汽车回收量较 2023 年增长约一倍,二手车交易量增长 45%,废旧家电回收量增长 30%,再生材料在资源供应中的占比持续提升。
能效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,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优化,政府将努力培育一批回收利用、家电制造和设备装备再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。
重点任务
(一)实施设备更新行动
1. 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
重点关注电力、建材、装备制造、机械、航空、电子、工业涂装、家具制造和水泥制品等行业。依据《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、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(2024 年版)》和国家强制性标准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的节能降碳和清洁生产改造,推广先进节能设备,推动设备向高端、智能、绿色和安全方向升级。摸清设备生产和更新底数,形成供需两张清单,建立技改项目储备清单并动态更新。在 2024 年 6 月底前,将设备更新项目纳入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。
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国资委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2. 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
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,推进实施“数字产业、平台经济、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工厂、产业大脑”五大工程。到 2027 年,全市累计建设 15 个工业互联网平台,推广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,支持企业对装备、车间和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,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。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,形成 50 个数字化应用场景。持续开展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,加快建设工业边缘数据中心,支持工业制造、智慧工厂、车联网等实时计算和低时延场景应用,推动“云边端”算力协同发展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,推进政务云平台信息技术创新改造和升级。
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数据局、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3.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
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,以供水、供热、制冷、供气、污水处理、环卫、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安防等为重点,分类制定项目投资清单。更新改造影响水质达标、老旧破损、国家明令淘汰、能耗高和运行效率低的自来水厂及居民小区二次供水(加压调蓄)设施设备。逐步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,推进居民小区自来水庭院管网更新改造。加快对投入使用时间长、配置水平低、运行故障率高、安全问题突出和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进行更新、改造或大修。推进供热设施设备升级改造,大幅提升分户计量占比。新建建筑必须采用清洁化取暖方式,大力推进地热能供热项目建设,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优先采用地热能供热。到 2025 年底,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率较 2020 年下降约 2 个百分点。持续推进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。
1. **升级改造环保设施。** 对污水处理厂、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及焚烧厂的处理工艺设备进行更新改造。加快为地下管网、桥梁隧道、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。提升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水平。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老旧小区的适老设施、无障碍设施、停车场(库)、电动自行车场、汽车充电桩和防灾避险设备等配套设施。(责任单位:市住建局、市城管执法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资源规划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水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数据局、市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2. **推动交通工具绿色转型。** 推进车站、铁路、机场等基础设施的电气化改造,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新能源。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类柴油货车。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,推进城市车辆绿色更新。提高城市公交、出租车(含网约车)、物流配送、垃圾清运、轻型环卫、邮政、公务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。到2027年,除特殊工作要求用车外,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新购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不低于85%。(责任单位:市交通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公安局、市商务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城管执法局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邮政局、市机关事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3. **提升绿色交通装备生产能力。** 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提升电动重卡、乘用车等整车生产能力,满足运输车辆更新需求。增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,重点发展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,推进固态电池、永磁电机、燃料电池电堆、车载视觉感知与决策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。立足航空产业比较优势,推进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4. **推动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。** 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,加大对能耗高、污染重、作业损失大、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的淘汰力度。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,推动农业机械结构调整。做好农机装备和先进适应技术推广应用,加大设施园艺小型农机、智能化小型农机、特种高效专用农机推广力度。推进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。支持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。支持粮食和仓储等相关行业更新设备。推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数据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5. **提升教学、科研设备水平。** 推动全市符合条件的高校、职业院校(含技工院校)更新置换先进教学设备和信息化设施,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更新置换先进科研仪器设备,提升教学科研水平。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,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。加速推动教育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建设。加强基础设施设备更新,提高教育教学和学校运行保障能力。(责任单位:市教育局、市人社局、市数据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6. **提升文旅设备水平……。**
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为目标,加大对文旅基础设施的投入,统筹考虑文旅娱乐、住宿设施、餐饮服务等需求。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,优化在线预约预订、流量监测监控、科学引导分流、智能导游导览等服务功能,并推进文旅数字化、智慧化技术的场景开发和推广应用,助力文旅数智赋能建设。以文旅场所节能降耗、安全运营为着力点,对接近使用年限、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安全性能下降的索道缆车、游乐设备、演艺设备等进行更新提升。大力支持体育设施设备更新,助力全民健身经济发展,打造更多体育文旅精品。(责任单位:市文化旅游局、市数据局、市体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9.提升医疗设备水平。
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。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、放射治疗、远程诊疗、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。鼓励医疗机构针对不同病种升级病房设施设备,加强病房适老化、便利化改造,推进病房标准化、智能化,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。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智能、新型医疗装备推广应用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。鼓励加大智慧医院、移动智慧医疗、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投入,有序推进电子健康卡和数字影像云建设,拓展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场景。(责任单位:市卫生健康委、市数据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(二)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
10.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行动。
做大做强自主创新产品和自主品牌,组织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,促进汽车梯次消费、更新消费,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。组织汽车(含二手车)销售企业,全面开展以旧换新和让利促销活动,鼓励消费者以旧换新,加快新车、二手车市场流通,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,促进汽车消费增长。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,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。完善充电设施管理机制,支持在居住区、停车场、加油站、高速公路服务区、客货运枢纽场所,建设光伏发电和充电基础设施,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。鼓励充电桩基础设施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公安局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住建局、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11.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行动。
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、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,开设线上线下以旧换新专区。通过政企联动、优化服务、出台政策等方式,支持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。组织家电销售企业搭建以旧换新服务平台,加大以旧换新推广力度,通过政策激励、补贴让利等方式,引导消费者将高水耗、高能耗、使用年限较长的家电,更换为低能耗、绿色智能等家电。支持家电销售企业推广“售新+回收”模式,鼓励生产企业源头让利,开展品牌促销活动。加快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供销联社等按职责分工落实)
12.开展家装消费品换新行动。
引导居民开展旧房装修,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