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骨骼和骨髓持续交互影响,骨骼稳态得以维持。现在,我们揭晓了骨骼调节骨髓的机制。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团队近期研究表明,该调节过程参与激素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,为治疗骨质疏松症、骨坏死等激素性骨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理论。团队成员包括张长青、高俊杰和高悠水。
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《自然通讯》上,指出线粒体转运是一种新信息能量代谢调节方式,在骨骼与骨髓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,从而维持骨骼稳态。
研究人员发现,骨细胞将线粒体转运至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、髓系细胞、淋巴系细胞等多谱系细胞,形成复杂的线粒体转运网络。不同供体细胞的线粒体转运能力不同:骨干细胞≈成骨细胞>骨细胞;不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接受能力也不同:髓系细胞>淋系细胞>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。
通过构建线粒体转运缺陷小鼠,研究人员发现,当线粒体转运受损时,破骨细胞活动显著改变,导致小鼠骨量减少,骨骼稳态失衡。
研究人员还探讨了线粒体转运在骨折愈合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激素型骨质疏松症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,发现了改善激素型骨质疏松症进程的方法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